近年來,六安市葉集區聚焦水果產業發展,創新實施江淮果嶺“雙萬工程”,即建設萬畝果園基地、萬戶果木庭院,打造葉集“花果園”,努力把葉集建設成長三角優質水果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目前全區“江淮果嶺”建設面積達5.9萬畝,庭院果樹種植28萬株,水果一產畝均效益近8000元,綜合產值達6億元,產品暢銷長三角、華北、東北市場。 打造一批優質品種品牌。根據多年種植經驗,以“一梨二桃”(葉集秋月梨、葉集早桃、葉集獼猴桃)產業為核心,遴選出中桃13、中桃14、脆甜王、葉集秋月梨等適合葉集區種植的品種,對適宜品種進行重點示范推廣,避免過去品種多、雜、亂等現象。加大品牌建設,目前水果種植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等經營主體70余家,已注冊各類商標10余件,其中“葉集秋月梨”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收集登錄,“平崗鮮桃”成功獲批地理標志商標品牌。 建設一支專業種植隊伍。由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多次邀請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農科院、市農科所、市水果協會等部門專家教授,到葉集區開展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幫助種植戶選擇適合葉集區種植的優勢主導品種,指導“一體五化”標準園建設,引導區內種植大戶與專家建立培訓指導互動工作機制。建立本地果樹種植“土專家”人才庫,明確他們在一定區域范圍內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形成一整套科學有效的長效管護制度。全區累計已培訓基層果樹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1000余人次。 匹配一套完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果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江淮果嶺戶外運動公園、江淮果嶺康養中心、果嶺小院、果嶺農莊等農旅產業應運而生,成功舉辦“桃花梨花藝術節”、桃王大賽、農耕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年帶動鄉村旅游30萬人次,綜合效益達3億元左右。果園道路水利設施、倉儲冷鏈物流、電商網絡配套等不斷完善,果品搬運和果實分級、包裝設備不斷升級。目前葉集區累計建設標準化果園近1萬畝,改造老果園5000余畝,修建園區道路20余公里,建成果品交易市場2個、倉儲保鮮冷庫16個3000立方米。(管昌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