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汝陽縣以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鄉村振興觀摩推進會為契機,觀摩找差距,鉚足干勁勇爭先,加快建設產業興旺、宜居宜業、村美人和新鄉村,在汝陽大地續寫出更多富有新意的“振興故事”。 特優產業 集聚發展新動能 在春日的龍鄉大地,草木競發,田疇似錦,沃野生金,鄉村產業發展正迸發著新活力。 在柏樹鄉棗林村脫毒紅薯育苗基地、城關鎮楊莊社區千畝紅薯大方、劉店鎮邢坪村5000畝煙薯輪作種植示范帶……春意盎然,勞作正忙。依托“汝陽水果紅薯”品牌,汝陽紅薯正形成集育苗、種植、深加工、銷售、技術服務、鮮薯窖藏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從小店鎮李村“牛糞上的甜瓜”品牌塑造,到三屯鎮北保村產業園“玩轉”拇指生煎包;從蔡店鄉伊利優然牧業奶牛養殖產業園打造智慧牧場“龍頭”,到內埠鎮食品加工產業園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從十八盤鄉十八盤村菌棒廠拓寬山區“致富路”,到靳村鄉石寨村“靳水山蔬”推動大運營……從種植養殖產業到加工產業,汝陽的特優產業之路越走越寬。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近年來,汝陽按照“南菇菌、中薯煙、北種養”產業布局,大力發展以紅薯、香菇為主的特色種植,重點發布“汝陽水果紅薯”“汝陽花菇”兩大公用戰略品牌,推動產品從“論斤賣”到“論個賣”轉變,提升產品價值,促進群眾增收。 大力發展好“兩?!碑a業,以伊利優然牧業和社會化牧場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規?;曫B、鏈式發展”的路子,引導農民參與,持續壯大“?!碑a業、做強“?!苯洕?,為鄉村發展集聚更大新動能。 此外,“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種植養殖銜接、公用區域品牌打造……鄉村特色產業的潛力一步步被挖掘,活力一步步被激發,前景也越來越廣闊。 項目建設 繪就鄉村新畫卷 在蔡店鄉草營村,供排水一體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當地堅持以工代賑、鄉村聯動,實行“施工隊+技術員+黨員群眾自主參與”模式,施工隊據圖施工,專業技術員實地指導,實現技術支持全流程覆蓋。同時,將項目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戶廁改造、違建拆除等工作相結合,發動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實現項目快速高質量推進。 供排水一體化項目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性工程。汝陽著力做好項目包裝策劃,探索市場化、企業化的供排水設施建設運營模式,以可持續的營收運營機制,撬動政策性金融支持和社會資本參與,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堅持“縣級主導、鄉鎮實施、企業運營、人人參與”的工作思路,按照“三統一+”建設模式,在市場化運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引導群眾參與,形成共建共享的項目建設運營格局。 在集鎮建設中,蔡店鄉不斷完善功能配套,在集中資源對現有3處小區進行改造提升的基礎上,引進華控集團,打造智慧小區,吸引更多農村人口到鎮區生活。 上店鎮則創新集鎮建設投融資模式,突出文化特色、風貌特色、人文特色、地域特色,推進公共資源、產業資源、人口資源向集鎮匯聚,不斷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鄉村建設是鄉村發展的基礎。一個個供排水一體化、集鎮建設項目,讓鄉村的“顏值”更高了、人居環境更美了、群眾生活品質更有保障了。 如今的汝陽,正從“美麗建設”向“美麗經濟”拓展。在此次會議上,該縣創新采取“揭榜掛帥”方式,由13個鄉鎮黨委書記掛帥,立足原生態環境、豫西村落風貌、優質特色產業等資源優勢,全新打造13個“精品村”,進一步實現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的全面提升。 服務惠民 激發鄉村新活力 走進城關鎮河西社區,這里的溫馨一眼即見。藝術、益智、閱讀、娛樂等區域精細化劃分,孩子們正圍坐在“童伴媽媽”身邊,聚精會神地描畫,一筆一畫勾勒出幸福生活。 按照“政府提供場地+企業自主運營”模式,付店鎮付店村的鄉里中心為60歲以上老人免費提供理發、中醫理療、日間照料等服務,不斷增強老人們的幸福感。 內埠鎮馬營社區則注重服務創新拓展,推出“云親子”“巧手丫”“適老化”服務,通過多種形式,豐富留守兒童、家庭婦女和老人的生活,將黨群服務中心建成群眾喜歡來、愿意來、經常來的鄉里中心。 鄉村振興,群眾的幸福指數才是最重要的指標。汝陽縣在持續探索豐富黨群服務中心“7+N”功能的基礎上,結合“五星支部”創建,提質建成一批鄰里中心、鄉里中心,逐步完善“醫”“養”“教”“輔”等服務體系,更好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生活需求。 同時,該縣強化市場理念,創新引入專業運營主體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新經驗新模式,確保鄉里中心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感。 產業興、鄉村美、治理強。汝陽將以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鄉村振興觀摩推進會為契機,觀摩找差距,鉚足干勁勇爭先,加快建設產業興旺、宜居宜業、村美人和新鄉村,在汝陽大地續寫出更多富有新意的“振興故事”。(汝陽縣委宣傳部 吳會菊 賀玉玉 吳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