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嬙通訊員云梅)青島市市南區將藝術宣講納入“市南好聲音”宣講庫,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質、多樣化的藝術宣講精品課,送到街道、走進社區,讓居民走出家門...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9月17日晚上20點33分,在沙特阿拉伯王國利雅得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評審委員會的現場決議,我國申報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青山掩映、綠水環繞,一半竹林一半田……走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鎮竹藝村的林間小徑上,鄉土中國的詩意撲面而來,建筑內外隨處可見竹編技藝的創造性應用,竹間雅韻滿溢。房前屋后,一些手藝...
過去,走親戚、串鄰里是鄉村閑時的日常,如今,在安圖,農家書屋成了大家在村里的“好去處”。各村寬敞明亮的農家書屋里,書架整齊排列,有序擺放著青少兒圖書、地方文獻、農業養殖等各類書籍,...
人民網上海9月17日電(記者葛俊?。?月17日,由上海國際茶文化旅游節組委會主辦,上海市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中心承辦的2023第28屆上海國際茶文化旅...
中國小康網訊記者周宇9月17日,亞運會交際漢語叢書在湖州市安吉縣余村正式對外亮相。該叢書由北京語言大學、杭州師范大學聯合出品,華夏出版社出版,包括《交際漢語口袋書》和《杭州...
中國小康網訊記者張玉榮“開卷廣州”作為廣州市著名公益閱讀文化品牌活動,開展了近七年,最新167期于9月16日在越秀圖書館舉辦。本期活動主題為:從手機小說到十字十行詩——數字...
北京日報訊(記者孫穎)9月15日,經過9個月升級改造,全面展示盧溝橋歷史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盧溝橋歷史博物館開館。博物館位于盧溝橋東側橋頭,與宛平城西城門隔路相望,紅墻灰瓦的仿...
2023北京文化論壇文藝晚會在首鋼大跳臺舉行,歌舞節目《敦煌飛天》打造天空中的無人機飛天、大跳臺投影出的敦煌壁畫飛天、舞臺上的演員飛天共同起舞的驚艷瞬間。北京日報記者鄧偉攝與...
中國小康網訊記者張玉榮通訊員粵文旅9月15日,2023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開幕。本屆旅博會為期3天,持續至9月1...
從四大文明到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責任自覺,從孔子的士志于道、任重道遠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歷代士人的責任踐行...
對文物“居住環境”的預防性調控,就是一種給文物“治未病”的手段。希望越來越多的文物工作者了解這一理念,讓更多文化遺產“健康長壽”。不良環境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對于文物來說,同樣如此...
光明日報西寧9月14日電(記者王雯靜、萬瑪加見習記者李春劍)9月13日,以“推廣普通話,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第26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以下簡稱“推普周”)在青海西寧開幕。自19...
最近,閩南師范大學臺籍青年教師李姿瑩正忙著籌備新的歌仔戲劇目。該劇將會在福建省“遷臺記憶”館公開表演。她介紹,新劇以臺灣五大家族之一——霧峰林家的家族史為藍本,講述林家人從滿清至今...
剛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第三中學支教不久,00后李傳進就發現,有的中學生沒見過飛機,對航空航天相關的科技前沿知識了解不多。2022-2023學年度,他和同學接過西北工業大學研...
作為讀者的精神家園、城市重要的文化基礎設施,北京的實體書店不斷走進社區、辦公園區,與市民生活的聯系日益緊密。不少書店一改售賣圖書的單一模式,化身集零售、借閱、文化活動等于一身的復合...
本報北京9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均斌)9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舉行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專題新聞發布會,解讀近日印發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實施方案(202...
本報天津9月1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胡春艷)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將于9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舉辦。1500名來自天津各高校的青年志愿者集結完畢,即將投入緊張的工作中,為盛會提供熱...
北京日報訊(記者馬婧)市商務局等9部門昨天(9月14日)發布《進一步促進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的“中華老字號”將達13...
本報訊(記者田婉婷)經常觀看國家大劇院制作歌劇的觀眾可能都對舞臺上的豪華布景有深刻的印象,高大華麗的宮殿,充滿藝術氛圍的雕刻,逼真的環境帶領觀眾進入震撼的歌劇世界。日前,由國家大劇...